俄美“钚处理协议”正式走进历史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联邦法律,宣布废止2000年与美国签订的《钚管理和处置协定》,这份曾被视为后冷战时代核裁军里程碑的协议,规定两国各自将34吨武器级钚转化为民用混合氧化物燃料(MOX),使之永久无法用于核武器,随着法律文本在《俄罗斯官报》上公布,协议终于从“暂停”走向“死亡”,也为俄美战略稳定合作再添一道裂缝。

一纸废约,九年伏笔
协议的“生命”早在2016年就被克里姆林宫以“美国未履行义务”为由冻结,俄方指责美方既拒绝提供资金,也拒绝让俄罗斯参与其南卡罗来纳州MOX工厂的建设与管理,而华盛顿则反驳称俄罗斯试图借机保留钚的潜在军用价值,九年来,双方外交、能源、安全议题全面下沉,钚处理项目始终处于“冻结—谈判—再冻结”的恶性循环,普京此次正式签署废约法律,只是给早已名存实亡的协议盖上棺材板。
“核”去“核”从?
34吨武器级钚,相当于数千枚核弹头所需装料,协议废止后,俄罗斯法律层面不再承担转化或稀释义务,理论上可将钚重新投入国防储备;美国虽仍受自身《核废料政策法》约束,却也可能以“对等”名义暂停国内MOX计划,军控专家担忧,一旦钚库存重新成为战略筹码,全球核材料透明体系将出现新的灰色地带,更微妙的是,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近年来加速开发快中子反应堆,可直接使用武器级钚作为燃料,为“废约”提供了技术退路。

地缘政治的连锁反应
废约消息公布仅数小时,北约即召集核计划小组紧急磋商;美国国务院则发布声明,称“俄方举动不负责任”,却未给出实质性反制措施,普京在同日签署的《俄罗斯与委内瑞拉战略伙伴关系与合作条约》被视为“拉美突围”的新支点:两国将共建独立于西方的金融基础设施,并在能源、军控领域深化合作,西方舆论普遍解读,莫斯科意在用“拉美杠杆”回应华盛顿对乌克兰的持续军援,而钚协议正是最容易拿来“开刀”的高象征性目标。
全球核治理的十字路口
《钚管理和处置协定》的终结,使目前仅存的新 START 条约成为俄美之间唯一有效的军控文件,而后者也将在2026年到期,若届时双方未能达成替代机制,世界两大核强国将自1972年《反导条约》签署以来首次陷入“无约可依”的裸奔状态,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已呼吁俄美“在任何情况下保持核材料通报渠道”,但面对深度互疑,技术层面的沟通能否抵挡战略博弈的惯性,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结语
普京签署法律,废止俄美间钚处理协议,看似只是将一张废纸送入碎纸机,却可能打开尘封的核武库大门,当政治互信耗尽,技术承诺便成无本之木;当军控条约清零,战略稳定只能系于相互恐惧的平衡,历史一次次证明,核时代的“空椅子”比“谈判桌”更危险——下一份协议,谁来签字,又拿什么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