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卫士·铁壁联动”——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织联合巡逻纪实
6月13日凌晨5时30分,维多利亚港的薄雾尚未散去,昂船洲军营的号角已划破天际,随着驻香港部队司令员一声令下,陆、海、空三军混编梯队迅即出动,一场代号为“香江卫士-2024”的联合巡逻在香港全域同步展开,这是《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驻军首次将陆面装甲、海上舰艇、空中战鹰与网络电抗力量“四位一体”编组,全要素、全疆域、全时段遂行联合警巡,旨在检验“一国两制”下驻军应急处突与军地协同能力,向外界传递“守护香江、不辱使命”的坚定信号。
铁甲列阵,陆上铁流封锁“咽喉要道”
陆上分队以“轮式装甲+特战突击+电子对抗”模块化编组,从新田军营出发,沿三号干线、吐露港公路、城门隧道等交通主动脉向九龙半岛快速机动,8时整,装甲车队在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施工区外围与香港警方设置联合检查站,对可疑车辆、无人机信号源实施排查,记者在现场看到,驻军官兵使用最新列装的“战术级电磁盾”系统,3分钟内锁定并压制一架试图闯入禁飞区的改装无人机,同步将航迹数据回传联指中心,实现“发现—识别—处置”闭环。

舰机协同,海上锁链守护“蓝色国门”
9时15分,惠州舰、钦州舰组成的轻型护卫舰编队穿越青衣海峡,与香港水警总区“锐武”高速截击艇形成“高低搭配、快慢互补”的联合阵位,舰载直升机超低空掠海飞行,将雷达红外影像实时推送至驻港部队联合指挥所,指挥所内,海军参谋通过“北斗+AIS”双模定位,对一艘偏离主航道、关闭应答器的货船进行轨迹回溯,判定其存在走私风险,随即引导水警快艇登临检查,10时30分,货船被押解至屯门锚地,检获涉嫌走私电子产品估值约2300万港元。
鹰击长空,空中铁翼织密“天罗地网”
11时整,两架直-10武装直升机从石岗机场腾空而起,与空军驻粤某部运-8电子干扰机组成跨区混编编队,在600米低空对香港岛、九龙、新界进行“梳篦式”巡逻,飞行员李骁介绍,此次任务首次启用“机载警务数据链”,可与香港民航处、飞行服务队共享二次雷达代码,确保军地空管“零冲突”,12时10分,机组在西贡海域发现一艘失去动力的观光帆船,立即悬停投下救生筏,并引导政府飞行服务队直升机救起3名遇险市民。
网电对抗,无形战场筑牢“第五维防线”
当海上、空中、陆地鏖战正酣,一场悄无声息的“网电攻防”也在进行,驻港部队信息工程旅联合香港警务处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对模拟“黑暴”分子利用境外服务器发动的DDoS攻击进行溯源反制,13时20分,红方攻击流量峰值达1.2Tbps,蓝方依托驻军“香江盾”系统,在30秒内完成流量清洗、IP定位、证据固化,并反向植入“水印”木马,成功锁定位于东南亚某国的3个控制节点,演练裁判组通报:网络反击“零误伤、零泄密”,达到预期效果。

军地协同,法律与民意双轨并行
联合巡逻全程,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警务处、消防处、海事处等18个部门派员进驻联指中心,与驻军官兵混编作业,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根据《驻军法》及《香港国安法》相关条款,驻军与纪律部队已建立“即时通联、联合研判、同步处置”机制,确保“不越位、不缺位、做到位”,在九龙塘街头,市民陈先生主动与巡逻官兵合影:“看到解放军和香港警察一起巡逻,心里特别踏实,这才是真正的‘一国两制’安全底线。”
尾声:香江潮涌,使命如山
15时整,随着最后一架直升机稳稳降落在石岗机场,联合巡逻圆满结束,3小时内,驻军与港方共出动兵力1200余人,装备车辆96台、舰艇8艘、直升机6架,巡查重点目标42处,排查可疑船只17艘、车辆83台、无人机9架,协助地方救助群众3人,驻香港部队新闻发言人谭志伟上校在记者会上表示:“联合巡逻已成为驻军履行防务的常态样式,我们将坚决贯彻习主席‘全面贯彻一国两制’重要指示,随时应对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威、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行径,确保‘东方之珠’璀璨永驻。”
夕阳洒在中环摩天轮的玻璃舱上,金光与海风交织成一幅静谧画卷,街头,巡逻官兵整队返回军营,脚步声铿锵有力;身后,是万家灯火,是700万香港市民的安宁梦乡,香江潮起潮落,不变的是那颗守护的初心——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永远与香港同胞并肩,与繁荣稳定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