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去年婚姻数据公布:广东“三连冠”,全国结婚登记再创新低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5》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量为610.56万对,连续第二年跌破700万对,较2023年减少约20万对,在31个省份中,广东以51.19万对连续第三年位居第一,河南、四川分列二、三位。
十强省份:粤豫川稳居前三,中西部占据六席

- 广东51.19万对(初婚83.19万人,再婚19.19万人)
- 河南47.13万对
- 四川36.81万对
- 江苏36.24万对
- 山东35.76万对
- 安徽29.91万对
- 河北28.53万对
- 云南27.46万对
- 贵州26.12万对
- 浙江25.98万对
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名单中,中西部省份占据六席,折射出人口规模与流出回流并存的区域特征,广东则凭借常住人口第一大省优势,叠加跨省务工、高校毕业生落户等因素,连续三年成为唯一突破50万对的省份。
总量下滑:初婚人数跌破千万,再婚占比持平
2024年全国初婚人数917.23万人,较上年减少约60万人;再婚人数303.88万人,占总结婚人口19.9%,与2023年基本持平,专家分析,20—29岁主力婚育群体规模缩减、婚恋观念转变及经济压力,是结婚登记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区域冷暖:东北降幅最大,京沪结婚率垫底
– 东北三省合计登记量不足45万对,辽宁、吉林同比降幅均超10%,人口外流与老龄化叠加效应明显。
– 北京、上海结婚率分别为3.5‰和3.8‰,连续五年全国最低,但离婚率同步走低至1.1‰,显示“晚婚、慎婚”趋势突出。
– 山西、甘肃等省份通过30天超长婚假、千元级婚育消费券等政策,力争减缓下滑速度。

政策应对:婚假延长、跨省通办、文旅融合
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明确延长婚假,其中山西、甘肃达30天,5月10日起实施的新《婚姻登记条例》取消户籍地与户口本限制,全国任一登记机关均可领证,浙江西湖、海南三亚、湖南张家界等地顺势打造“领证+旅拍+度假”一站式目的地,试图把结婚登记变成新的文旅消费场景。
专家展望:止跌回稳需“软硬兼施”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结婚登记量的拐点尚未到来。“短期靠服务升级与政策减负,中期靠住房、就业、托育等系统性支持,长期则取决于青年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与人口结构的修复。”
随着2025年“十四五”婚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各地能否用真金白银和优质服务把“想结”变成“敢结”,将是决定明年数据能否止跌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