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体育网

国家卫健委:别买直播带货的网红神药

别买直播带货的“网红神药”!

“三瓶根治高血压”“七天溶解血栓”“祖传秘方让糖尿病人彻底停药”……深夜刷手机,类似的直播弹幕是否也曾让你心动?7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在发布会上给出明确答案:凡是直播间里把食品当药品卖、把“养生膏”吹成“救命丸”的,一律视为违法;请公众“别买直播带货的网红神药”,守好自己的钱包,更要守好自己的命。

从“养生栏目”到“私域群”,套路环环相扣
张先生投诉的“双参龟鹿膏”就是典型案例:

国家卫健委:别买直播带货的网红神药-图1

  1. 短视频平台先推送“名医”王黎的《说药解方》,号称五代中医世家;
  2. 直播间里把普通食品说成治疗三高、中风、腰椎病的“神药”;
  3. 想下单?必须先加微信群,私下转账,货到付款;
  4. 吃完无效想退货,已被踢出群,客服、主播、公司全部“消失”。
    医生后来证实,所谓“神药”只是普通食品,糖尿病患者擅自停药,血糖飙升,险些酮症酸中毒。

“网红医生”身份注水,权威背书成流量密码
国家卫健委抽查发现,不少“网红医生”存在三大问题:

  1. 资质造假——“国医大师弟子”“哈佛访问教授”头衔查无实据;
  2. 违规带货——借“健康科普”之名,行“高价卖药”之实;
  3. 夸大疗效——用“患者痛哭感谢”的摆拍视频,宣称“治愈率达98%”。
    胡强强强调,互联网医疗必须先线下首诊、明确诊断,才能线上复诊;“隔空开药”本身即属违规。

平台“技术中立”难成挡箭牌,监管利剑已出鞘
2024年起,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八部门开展“清网·药剑”专项行动,重点打击:

国家卫健委:别买直播带货的网红神药-图2

  1. 无药品经营许可证却销售“境外特效药”;
  2. 用“私域直播”逃避审核,卖假药、劣药;
  3. 以“健康养生”名义发布虚假广告,欺骗中老年人。
    对平台方,通知要求:
    建立“医药保健”关键词库,AI+人工双审核;
    主播须实名登记,销售药品必须公示《药品经营许可证》;
    一旦发现违规,平台与主播承担连带责任,最高可处广告费用10倍罚款。

专家提醒:识别“神药”只需记住五句话

  1. 宣称“根治”“速效”“不用终身吃药”的,100%有问题;
  2. 销售页面找不到“国药准字”或“药品生产批号”的,一律按假货论;
  3. 只能通过微信、QQ群私下转账的,都是“跑路高风险区”;
  4. 用患者故事、直播弹幕刷屏“我好了”的,全是剧本;
  5. 让消费者“先停药、再换神药”的,直接危及生命,立刻举报。

守好三道防线,做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守门员”
个人防线:
买药认准“国药准字”,登录国家卫健委官网“服务”栏目查询医疗机构和药品信息;
家庭防线:
给长辈手机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定期查看支付账单,发现异常立即冻结;
社会防线:
发现直播售假,保留截图、录屏,拨打12315或登录“国家药监局”微信公众号一键举报。

国家卫健委:别买直播带货的网红神药-图3

结语
直播带货不是原罪,但“带药”必须敬畏生命,国家卫健委的提醒振聋发聩:再动人的话术也治不好病,再红的网红也扛不起法律责任,下一次,当“神医”“神药”在直播间里高声吆喝时,请把鼠标移向右上角的小叉,把钱包留给自己,把健康交给正规医院,别让“网红神药”变成人生最后一次冲动消费。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AI模型,内容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井不意味成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立即联系网站编辑,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kwkw.cn/news/10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